哪儿来的人?
下午从火车站回来,在地铁上,快下车时注意到对面坐着的一个人。膝上放着一个笔记本——是纸的噢,左手按着,右手握支钢笔,在上面快速而又从容地写着。左边一页已经写满,右边写到中间,本子已经用了一半了。这个人衣色显得很古旧,一嘴胡茬儿,还带着个好久没见到过的鸭舌帽。神色肃然而专注。
一时有点恍惚,觉得此情此景不应发生在此时此地。
继而有点感动,有点怀念,又有点怅然了。
未来作家的博物馆里,可还能从泛黄的手稿和飞舞的线条里揣测当时笔尖在纸面滑过时的心事?一辈子的劳作,结果都不足以填满磁盘小小的一角,著作等身?还没有鞋底高。
睡美人
昨晚去看睡美人,芭蕾舞是第一次看。此前对芭蕾的印象有两个。一是天鹅湖,以前看过一段视频。后来想想,很奇怪:首先,视频是黑白的,而竟我以为原来的布景就是黑白;二是由此造成芭蕾都是黑白色调的印象。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理当反省。再有就是看过一个叫红天鹅的电影,讲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的故事,印象很深。
跳公主的演员叫Polina Semionova,据说是现在世界上跳得顶尖的一个,现在在柏林Staatsballett(国家芭蕾舞团?),想来是当家花旦的角色。说到观感,令人惊叹的一方面是身体动作的优雅,一方面是对身体的控制力之强。比如普通人对脚的控制力远没有手好(你试试手臂动得快还是腿动得快?),而芭蕾舞演员却好像腿脚比手臂还灵活轻盈。唉,幸好我不是一个走路都费劲的胖子,否则看芭蕾将是什么感受?
情节性是很差的,基本上就是看跳舞。下半场一开始没多久,遭到诅咒而昏睡过去的公主就被王子给吻醒了。按理说,从此王子和公主就该幸福地生活去了,大幕也该拉上了。但别急,公主醒来这么大的事,不得好好庆祝一下?于是宫女们、仙女们,一个个,一组组,单人的,男女搭配的,全都出来跳一番,以示庆贺。从情节上看,这是个超大的尾巴,但给演员们提供了展示的好机会。
另外觉得,单从音乐上来听,可听性不是很强,可能是因为音乐是要配合舞蹈而写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