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之三

2007-12-28

忘了一条,像这种改编自小说的电影,还有一种以原著为本来看的,张迷是也。不知下面推论是否成立:一个作品把受众分类的类数最多,每类的人群均衡度最好,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作品的成功程度或深刻程度越高?像看地雷战地道战,观众大概就是两三类,而且一类显著最多。而红楼,几乎每个读者都可成一类,结合自身体验而生发的感触言之不尽言之各异!即使以大尺度聚类,也有众多红学派别。看来俺的推论有些道理吧。此理论还可以简化描述成:作品在受众中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品的内涵。恩,精辟。所以生活本身才是最好的作品啊,因为其差异性是最大的。恩,深刻。

至于色戒,鲁迅早评论过了嘛:爱国者看到汉奸,革命党看到叛徒,三级观众看到淫和色,A级观众看得淡出个鸟来,仕途路上奋斗的李斯看到戒,情报局的周瑜看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美人计,热血青年看到炎凉,投机者知道有时价钱不能乱讲。

张爱玲呢?也许是:别糟蹋我的东西,好不?

李安呢?也许是真与假,冷与暖。

人生复杂如此,何不多些理解,多些包容?骂来骂去只能证明自己理解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