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检查站,及,查理检查站博物馆

2007-11-25

今天下午本想去犹太博物馆“遣此午后”,出了地铁,一回头发现不远处的大兵照片和美国国旗,原来查理检查站就在此处啊,便改变行程,把一下午交给了这里和旁边的查理检查站博物馆。把爱德国主义教育提前,把恨德国主义教育往后挪吧。       查理检查站是柏林分裂时东西之间通行的一个关卡,不过在这东西变成了南北。南边是美国地盘是西柏林,北边是苏联的东柏林。当年的美军警卫室仍旧重建了在原处矗立,同样矗立的还有一块标示牌,北边那面写着“You are entering the American sector”,看了让人欢欣鼓舞,南边写着“You are leaving the American sector”,隐含的意思就是从今后您就入了龙潭虎穴,好自珍重吧,美国人鞭长莫及了。真的标示牌就在旁边的查理检查站博物馆里。 抒情开始————       就在二十几年前,这里开过的是坦克,       而今天,车水马龙商楼林立。       就在二十几年前,这里荷枪实弹戒备着美国大兵,       而今天,两个假美国兵笑呵呵陪人照相。       就在四十几年前,一夜墙起来,横亘在人们迷茫的视野中。       就在二十几年前,一朝墙倒下,践踏在人们欢呼的脚底下。       而今天,高墙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来笑春风。       新闻速朽成历史,历史速朽进教科书、博物馆。而在这曾不能已的一瞬中,又能够留住多少? ————抒情结束,继续流水账。       这个博物馆学生票是5.5欧,估计是柏林博物馆里最贵的(之一,maybe),因为据说是私人展馆的缘故。一般博物馆都是1、2欧。但其实你换不换成人民币都比国内的还是要便宜。本来看入口那架势,又窄小又拥挤,以为没啥可看,但看完才觉得内容丰富,安排精心,图文实物电影并茂,不枉费了那5大欧。最好的还是文字介绍是德英法俄四国语言,当然,主要是有英语。     内容按他们的分类是四部分: The wall:介绍柏林墙从建造到倒塌的过程。 From Gandhi to walesa, non-violent struggle for human rights:讲甘地等非暴力不抵抗斗争 Artists interpret the Wall:艺术家以柏林墙为题材搞的创作。 Inventive Escapes:介绍东柏林人民向西逃亡的故事。     每部分都很不错,除了第二部分最后没仔细看。但最有趣的,当然是最后一个。看了就知道为什么德国人的科学啊、发明创造啊、机械制造啊等等这么牛了,不,其实还是不知道,只是又多了一些证据而已。在柏林墙建好之后倒塌之前,东柏林的人民群众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把命搭上的勇气,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向西越过那道墙。我感觉,那时的东柏林人民好像都在做一个科学研究,题目就叫:怎样在不让苏联人知道的情况下通过那道墙。最后他们很多人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还有很多人交出了他们的生命。根据这些答案,可以写出一本书叫做:秘密通过一道墙的101种方法。我总结了一下,这些方法基本有下面几种类型: 蛮干型:开车硬突,这种在早期比较多,而且成功了很多,后来墙升级了就不太可行了。 找盲区穿越型:利用墙边的建筑物地理优势突破,用滑轮建立桥梁在夜色掩护中翻越等,后来苏联人设了tower,上面还加了self triggering gun,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就不值得冒险了。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压迫呀。 鱼目混珠型:找长得像东边待营救的西柏林的人,先进到东边,然后把证明交给东边的人,自己假装证件丢失。展览里有两例,有一个还是一家子都和另一家像,难度够大的。 藏匿型:把人藏在汽车前盖下、假的奶牛模型里、音箱里、帆板里,还有两个衣箱并在一起放人的,难受是难受点,但藏的巧藏的妙,成功率极高。 西边营救型:这种就是西柏林专门的人弄些假护照假证明什么的,把人带出来,后来苏联人发现后检查就非常严格了,因为没有中国人,特别是某个地方的人,的参与,这个方法也就难上加难了。 非正常交通工具型:挖地道(这个跟中国人学的),自制热气球,自制滑翔机,自制飞行器,自制潜艇(是改造的一个鱼雷似的东西,拖着人在水下前进,运了不少人)。介绍里有句话叫successful escapes under, over and above ground,确实如此。就是苏联人看到也惊讶得合不上嘴吧。他们的成功率很高,我想和苏联人的复杂感情有关系:这个都行?服了,您就过去得了。       怎样,够刺激吧,不比现在演的越狱差吧?拍出来都是好电影。这就是德国人的方式,我说的蛮干也没有直接冲过去架梯子上,像攻城拔寨似的送命的。人家都是智慧的方式,计划周密,有想象力,更有行动力,说做科学论文似乎也不太过分。特别是自制交通工具的那些,我们这些所谓博士也未必行啊。正好在放乘热气球的电影,最后一家人知道了they are already in the west,高兴的什么似的,连说We did it! We did it! 我倒想替他们大喊一句:俺也太有才了!       时间关系到这吧,哲学思考也不写了,放点照片。 * 检查站警卫室 * * 旁边的博物馆 * * *            air craft                                             submarine                                     hot-air balloon *